维生素B6是人体代谢的核心辅酶,通过转化为磷酸吡哆醛参与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同时调节免疫、激素平衡及心血管健康。 其缺乏可能导致贫血、皮肤炎症、神经系统异常等,而适量补充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慢性疾病。
维生素B6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作为辅酶,维生素B6协助分解和重组氨基酸,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缺乏时可能导致小细胞性贫血,并干扰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的过程,影响情绪和睡眠。
- 脂肪与糖代谢:促进亚油酸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协助胆固醇代谢,减少血栓风险。同时参与肝糖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 神经系统功能:合成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调节情绪和认知。缺乏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或记忆力减退。
- 免疫与激素调节:维持白细胞生成,增强抵抗力;平衡雌激素和雄激素,缓解经前综合征或激素依赖性症状。
- 心血管保护:与叶酸、维生素B12协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风险。研究显示每日补充0.5mg可降低13%冠心病概率。
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鸡肉、鱼类、豆类和全谷物中,普通人群通过均衡饮食即可满足需求。需注意长期过量补充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