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得名源于其地理位置——地处湟水源头(后因区划调整,源头现属海晏县),且历史上作为**“茶马互市”枢纽和“海藏咽喉”**的商贸重镇而闻名。1913年由“丹噶尔厅”更名而来,既体现地理特征,又承载了汉藏交融的深厚历史底蕴。
-
地理渊源
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湟源因位于其源头区域得名(现源头划归邻县海晏)。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自古是中原通往西藏、新疆的交通要道,地形险要,被誉为“海藏咽喉”。 -
历史沿革
古称“西戎氏地”,汉代属临羌县,唐代成为唐蕃分界线和茶马贸易中心。1913年北洋政府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名称沿用至今,既延续了“湟中”地域概念,又突显水源意义。 -
文化象征
作为汉藏贸易枢纽,湟源排灯等非遗技艺见证了多元文化交融。“湟源”二字不仅标记地理坐标,更浓缩了丝绸之路羌中道的历史记忆与商贸繁荣。
湟源之名,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符号,至今仍传递着高原古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