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属于高原,全省均位于青藏高原范围内,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其中76.3%的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青南高原平均海拔更达4000米以上。尽管东部河湟谷地海拔较低(约2000米),但整体地貌以高原为主体,兼具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
- 高原主体性:青海全省地貌骨架由昆仑山、祁连山等山脉构成,五分之四以上面积为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势尤为高峻,与西藏共同构成“世界屋脊”。
- 海拔梯度差异:地势呈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最低点民和县下川口(1644米)与最高点布喀达坂峰(6860米)高差悬殊,但低海拔区域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5.9%。
- 典型高原气候:日照强、气温低、降水少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年均温普遍低于0℃的区域占全省三分之二,进一步印证其高原属性。
- 过渡带特殊性:东部虽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带,但地貌仍以山地、谷地为主,海拔仍明显高于低原标准(通常指海拔200米以下平原)。
青海的高原属性不仅体现在海拔数据上,更与其生态、气候、地理功能的整体性密不可分。若计划前往,需提前做好高原适应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