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海南五指山原名“通什”(黎语发音为“zá”),这一名称源自黎族语言,意为“山谷中连片的田地”,承载着当地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通什市正式更名为五指山市,既解决了原名称的读音争议,也强化了其与海南标志性地理景观的关联。
-
黎语渊源与文化象征
通什之名源于黎族语言,直观反映了当地农耕文明与地形特征。黎族人将这片土地视为生存根基,其命名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敬畏。更名前的“通什”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
行政沿革与更名背景
1935年通什地区首次设乡,后逐步发展为自治州首府。1986年升格为县级市时仍沿用“通什”,但因“什”字读音(zá)与现代汉语标准不符,导致对外交流障碍。2001年的更名决策兼顾了文化传承与实用需求,推动城市形象升级。 -
五指山的地理与生态意义
作为海南最高峰,五指山以五峰形似手掌得名,是热带雨林生态核心区。更名后,城市与山脉的关联更加紧密,凸显了其作为生态旅游中心的定位,吸引游客探索“海南之肺”的独特魅力。
如今,五指山市的旧称“通什”仍可见于部分历史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这一变迁既保留了文化根脉,也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若想深度体验黎族风情与热带风光,五指山无疑是绝佳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