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溏泄可通过健脾祛湿、温补脾肾的中药根治,关键药物包括党参、白术、茯苓、补骨脂、诃子等,需辨证分型选用。慢性泄泻多因脾虚湿盛或脾肾阳虚,国医大师验方显示,脾胃虚弱者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两虚者可配伍补骨脂、肉豆蔻,肝脾不调者需结合白芍、防风调和气机。
- 健脾祛湿基础方:核心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适用于舌苔白腻、食欲不振的脾虚湿盛型。徐景藩常用炒山药、焦神曲增强运化,辅以藿香、佩兰化湿醒脾。
- 温补脾肾关键药:久泻及肾时需加补骨脂、益智仁、煨诃子,李振华验方中配伍炮姜炭、肉桂温阳,改善晨泻、畏冷等症状。
- 调和肝脾法:肠易激综合征引发的溏泄可用痛泻要方(白芍、白术、陈皮、防风),颜正华强调加柴胡、郁金疏肝解郁。
- 随症加减技巧:黏液便加桔梗、冬瓜子化痰;肛门灼热配黄连、黄芩清热;滑泻不止用赤石脂、芡实固涩。
提示:中药根治需坚持调理2-3个月,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复杂病例建议中医辨证,结合灌肠或针灸增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