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喘并非正常生理现象,而是由肺、肾等脏腑功能衰退或慢性疾病引发的病理性喘息,需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其典型特征为呼吸短促无力、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可能出现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状,且病程长、易反复,需长期调理。
-
虚喘的根源与分类
虚喘多因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疾病迁延不愈,或劳累、体质虚弱导致肺肾气虚。中医分为两类:- 肺虚型:气短声低、自汗畏风,常见于肺功能减退者;
- 肾虚型:动则喘甚、腰膝酸软,多与肾不纳气相关,严重者可出现喘脱危症。
-
典型症状与警示信号
虚喘表现为喘息时轻时重,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可能伴随面色苍白、肢冷或潮红、汗出如油等。若出现端坐呼吸、夜间憋醒,提示病情进展,需紧急就医。 -
治疗与日常管理
虚喘需辨证施治:肺虚者可服用生脉散、补肺汤;肾虚者用金匮肾气丸等。同时需戒烟、避免感冒,配合针灸(如肺俞、足三里穴)辅助调理。但需注意,部分原发病(如慢阻肺)难以根治,需长期控制。
虚喘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是关键。日常应注重保暖、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避免拖延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