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喘是中医病症名,指呼吸短促、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等。多因肺肾气虚、中气虚弱、阴血亏耗等所致,常见于久病体弱、年老之人。
原因分述
肺肾气虚
肺肾两脏之气不足,呼吸功能减弱,表现为喘促短气、动则加剧,伴有自汗、神疲乏力等。中气虚弱
脾胃之气不足,宗气生成减少,无力推动呼吸,症见喘促、少气懒言、食少便溏等。阴血亏耗
长期体虚或久病导致阴血不足,影响肺肾功能,进而引发虚喘。久病体弱
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真元耗损,正气虚衰,使呼吸功能减弱,是虚喘的常见诱因。
症状表现
- 喘促短气:呼吸短促难续,气怯声低。
- 动则加剧:活动后喘息加重,甚至出现张口抬肩、鼻翼扇动等。
- 面色潮红或青紫:因肺肾阴虚或阳虚导致。
预防与建议
- 健康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虚喘的发生与肺、肾、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需注意调理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