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喘的根治需以“补肾纳气”为核心,结合季节调养(冬夏为佳)、健脾化痰、辨证用药等综合疗法,长期调理方可奏效。中医强调“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虚喘多因肺肾两虚,需通过温补脾肾、益气养阴来恢复气机运转,同时配合三伏贴、膏方等特色疗法巩固疗效。
-
补肾固本为根本
虚喘患者常见呼多吸少、动则气喘,需用补骨脂、枸杞子、蛤蚧等药材温肾纳气。冬季膏方(如熟地、黄精、冬虫夏草)和夏季“三伏贴”可趁机体阳气旺盛时调理,减少次年发作。 -
健脾化痰断病源
脾虚生痰易诱发喘促,治疗需兼顾茯苓、薏苡仁等健脾利湿药,切断痰浊生成之源。痰消则气道通,肺气宣降自复。 -
辨证分型精准用药
- 肺气虚:用生脉散(党参、麦冬、五味子)补肺益气;
- 肾不纳气:选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附子、肉桂、蛤蚧粉)温阳固脱;
- 上盛下虚:需清肺化痰药(如黄芩、杏仁)与补肾药同用,标本兼顾。
- 截断疗法防恶化
新喘或虚实夹杂者,需快速清肺化痰(如金银花、麻黄、葶苈子),避免久病伤肾。同时活血理气(如丹参、当归)改善气血瘀滞。
坚持治疗的需避免劳累、感冒,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虚喘病程长,根治需耐心,建议在中医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逐步恢复脏腑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