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贵州省地势图的科普文章:
贵州省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态势,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 1100 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说。
- 地形地貌丰富:贵州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 92.5% 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 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 2178 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 2572 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 2900.6 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 147.8 米,为境内最低点。
- 喀斯特地貌典型: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 109084 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 水系分布广泛: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等;以南属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等。
贵州省独特的地势造就了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也对当地的交通、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贵州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势特点,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未来也将继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