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医保存在诸多区别,退休职工通常无需缴费(部分地区可能缴纳少量费用),且在报销比例、个人账户资金等方面往往优于在职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一定时长(如 15 年)后可终身享受医保;而在职职工需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要累计缴费满一定年限才能在退休后享受医保待遇。具体如下:
- 缴费责任与比例:在职职工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保费用,单位占比较大,一般在 60%-80%,个人占 2%-4%;退休职工一般无需缴费,部分地区可能需缴纳少量费用,或按养老金一定比例缴纳。
- 待遇享受时间:在职职工需累计缴费满一定年限(如 15 年),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能享受医保待遇;退休职工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符合要求(如满 15 年),则可终身享受医保。
- 报销比例与范围:门诊报销方面,在职职工起付线一般为 1800 元,报销比例 70%-90%;退休职工起付线 1300 元,报销比例 85%-90%。住院报销,两者起付线首次均为 1300 元,第二次起付线 650 元,在职职工报销比例 85%-97%,退休职工 91%-98.2%,最高支付限额两者通常均为 30 万元(含 10 万元基本医疗 + 20 万元大病统筹)。并且退休职工异地就医政策更优惠,报销比例更高。
- 个人账户:在职职工按缴费基数的 2% 计入个人账户,可用于门诊、购药等;退休职工由统筹基金按一定比例(如基本养老金的 2.8%)划入个人账户,金额与地区经济水平相关,且通常高于在职职工。
退休医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向老年人倾斜,通过更高的报销比例、更低的起付线以及终身享受待遇等,减轻退休职工医疗负担;在职职工则通过单位和个人持续缴费获取医疗保障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