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音失认是指患者不能辨认环境中语音以外的声音,但听力无明显下降或丧失。通过一些运动和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环境音失认状况,具体如下:
- 听力训练游戏:听声音辨别方向,蒙上眼睛,依靠倾听来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锻炼对声音方位的感知;听声辨物,准备多种能发出不同声音的物品,让训练者听声猜测物品,强化对不同声音特征的识别 。
- 音乐相关训练:聆听有节奏的音乐,选节奏明显、旋律优美的音乐,鼓励训练者跟着节奏打拍子、跺脚或拍手,培养对声音节奏的敏感度;尝试乐器演奏,学习木鱼、沙锤、手鼓等简单乐器,增强对节奏和声音的感知与把控能力 。
- 语言训练:朗读和背诵,大声朗读诗歌、故事等内容,提升对声音的敏感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绕口令练习,强化口腔肌肉控制与发音准确性,同时锻炼听觉分辨能力 。
- 户外运动:参与球类运动,像篮球、足球等,运动时需依据同伴呼喊和指令做出反应,有助于提高听觉反应速度和对环境声音的关注度 。
- 注意力训练:听故事回答问题,在听完一段故事后,回答与故事内容相关问题,锻炼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听力理解能力,帮助更好地处理听到的环境音信息 。
- 身体平衡训练:尝试平衡木行走,在保持身体平衡的集中精力倾听周围声音,提升听觉与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 。
需要注意,若环境音失认情况严重,仅靠运动效果可能有限,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结合其他治疗方法综合干预。改善过程需保持耐心,坚持持续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