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社保政策,60岁退休后每月领取的五险一金金额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养老金计算公式
-
基础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 \text{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text{缴费年限} \times 1% $$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与退休时缴费基数之比的12个月平均值。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 计发月数 :60岁退休为139个月,55岁为195个月,依此类推。
-
总养老金 $$ \text{总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二、关键影响因素
-
缴费基数 :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缴费,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
-
缴费年限 :越长则越多,例如按60%基数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每月约48元。
-
地区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平均工资较高,养老金水平也更高。
三、示例计算(以上海2017年数据为例)
-
假设条件 :60岁退休,缴费基数6504元(上海2017年平均工资),缴费比例16%(个人8%+单位12%)。
-
计算结果 :
-
基础养老金 :$\frac{6504 + 6504}{2} \times 16% \times 15 \times 1% = 101.4$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 :$\frac{6504 \times 8% \times 15}{139} \approx 59.8$元/月。
-
总养老金 :$101.4 + 59.8 \approx 161.2$元/月。
-
四、注意事项
-
计发基数调整 :若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基础养老金会相应增加。
-
其他扣除项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退休后不再领取。
-
地区政策差异 :例如上海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基数为退休时平均工资的60%-300%,其他地区可能不同。
五、实际案例对比
退休年龄 | 基础养老金(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元/月) | 总养老金(元/月) |
---|---|---|---|
60岁 | 101.4 | 59.8 | 161.2 |
55岁 | 139个月×1%+95.2(个人账户) | 139个月×1%+95.2 | 234.4 |
50岁 | 195个月×1%+138.4(个人账户) | 195个月×1%+138.4 | 333.4 |
以上计算为简化模型,实际金额需结合当地最新政策及个人缴费情况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