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楼层现浇板的制作需按规范流程操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前期准备
-
结构可行性确认
检查原建筑结构的圈梁、柱子等承重结构是否能承受新增楼板的重量,避免因承重不足引发安全隐患。
-
材料与工具准备
-
钢筋 :梁柱节点使用直径≥16mm螺纹钢,主筋≥12mm,副筋≥10mm;
-
混凝土 :采用C30及以上标号水泥,沙石按0.38:1:1.72比例配制,禁止使用海砂;
-
辅助材料 :膨胀螺栓(间距≥300mm)、化学螺栓、压型钢板(厚度≥1.0mm)等;
-
工具 :电锤、喷灯、振捣棒、钢筋绑扎工具、模板及支撑体系。
-
二、施工流程
-
钢筋绑扎与受力点设置
-
根据设计图纸布置钢筋,单向板与双向板需区分设置;
-
在梁柱洞口植入Φ12钢筋(间距120mm)和Φ6钢筋(间距150mm),并支模固定;
-
墙角处加设放射形弯头斜拉筋加固。
-
-
模板支设
-
模板需平整坚实,含水率≤4%,表面涂刷底油并养护12小时以上;
-
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确保洞口周边梁体稳定。
-
-
混凝土浇筑
-
混凝土分层浇筑,采用条型振捣棒排除气泡,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湿;
-
浇筑厚度≥100mm,梁板交接处预留接槎(长边8cm、短边10cm)。
-
-
养护与拆模
-
养护强度需达到设计要求:
-
普通楼板≥75%强度(约7-9天)可拆模;
-
复杂环境需增加保湿措施(如覆盖麻袋);
-
-
拆模后表面修整,防止裂缝产生。
-
三、注意事项
-
施工安全
-
土建方需具备相关资质,施工前进行安全检查;
-
楼板施工禁止集中超重荷载。
-
-
质量控制
-
钢筋绑扎需符合规范,保护层厚度≥10mm;
-
混凝土配合比需现场检测,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
-
规范遵循
- 严格参照设计图纸施工,不同结构类型(如框架/装配式)需差异化处理。
四、补充说明
-
施工周期 :基础工程与主体施工需协调,总工期通常为7-15天;
-
成本控制 :建议选择合格供应商,避免因偷工减料引发返工。
通过以上步骤规范操作,可确保室内楼层现浇板的安全性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