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溃疡是肢体末端皮肤或黏膜的溃烂性病变,通常提示存在潜在系统性疾病,尤其是血管、神经或免疫系统问题。其典型表现为足趾、脚跟或手指等部位反复难愈的创面,可能伴随疼痛、感染或坏死。关键病因包括糖尿病并发症、动脉硬化闭塞、静脉回流障碍、自身免疫疾病等,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根源并针对性治疗。
-
糖尿病相关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减退易受伤)和微血管(影响愈合能力),约60%的糖尿病足溃疡由此引发。神经缺血性溃疡常见于足底受压部位,进展迅速且易继发感染。
-
血管性疾病:动脉硬化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减少肢体末端供血,形成缺血性溃疡,特点是疼痛剧烈、创面干燥苍白;静脉曲张或深静脉功能不全则因血液淤积导致淤血性溃疡,多发生于踝部,伴色素沉着和水肿。
-
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引发血管炎,造成肢端小血管阻塞或炎症性溃疡,常对称分布且合并皮疹、关节肿痛等其他免疫症状。
-
感染与创伤因素:细菌(如蜂窝织炎)或真菌感染可能破坏局部组织形成溃疡,尤其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反复摩擦、冻伤或化学损伤若处理不当,也可能慢性化发展为溃疡。
-
其他高危诱因:吸烟会加剧血管收缩和硬化,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C)延缓伤口修复,而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同样增加溃疡风险。
发现肢端溃疡应尽早就诊血管外科或内分泌科,通过超声、血糖检测、免疫筛查等手段明确病因。日常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压迫和刺激,控制基础疾病(如血糖、血压)是预防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