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升高需根据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分层处理:轻度升高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和血糖监测控制;中重度需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并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危急值(如超过16.7mmol/L)应立即就医防止酮症酸中毒。
-
饮食控制
减少高糖、高碳水食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材如全谷物、绿叶蔬菜,搭配优质蛋白质(鱼类、豆制品)。避免甜食和油炸食品,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餐前可饮用温水或稀释的苹果醋辅助控糖。 -
运动干预
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快走、游泳等),结合抗阻训练(如哑铃)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餐后30分钟运动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避免久坐。 -
监测与记录
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波动情况。若血糖持续高于13.9mmol/L或出现口渴、乏力等症状,需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药物与医疗干预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1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患者需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值(如≥10%)决定用药强度。 -
应急处理
短暂性血糖升高(如13.9mmol/L以下)可通过补水、运动缓解;超过16.7mmol/L或伴随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防止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总结:血糖管理需长期坚持生活方式调整,结合个体化医疗方案。若自行调控无效或血糖异常波动,务必及时寻求专业诊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