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上肢麻木时,首先应改变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压迫上肢,还可通过按摩、热敷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 调整姿势:很多时候上肢麻木是不良姿势导致,像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会让上肢血液循环不畅、神经受压迫。所以要定时调整姿势,工作学习时保持脊柱自然曲线,避免弯腰驼背或过度低头。每坐一小时左右,起身活动,伸展上肢,转动颈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
- 按摩与热敷:简单的自我按摩能缓解上肢麻木。用对侧手轻轻揉捏麻木上肢,从肩部到手指,力度适中,每个部位按摩几分钟,促进肌肉放松和血液循环。热敷也有效,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麻木部位,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 适当运动:适量运动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缓解上肢麻木。如做简单的上肢伸展运动,将手臂伸直向上举,然后向两侧伸展;也可进行握拳、松拳动作,重复多次。游泳、瑜伽等全身性运动对改善身体柔韧性和血液循环有帮助,间接缓解上肢麻木症状。
- 及时就医:若上肢麻木经上述处理未缓解,或伴有疼痛、无力、皮肤颜色改变、头晕、头痛等症状,必须及时就医。因为这可能是颈椎病、腕管综合征、脑供血不足等疾病的表现。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明确病因,然后针对性治疗。
上肢麻木不可轻视,轻微麻木可先自行调整处理,若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