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弃血是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肺部血液淤积导致的缺氧、气急、发绀等症状,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二尖瓣病变)或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其核心机制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肺循环淤血,X线检查可见肺间质水肿,需及时干预以避免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后果。
-
病因与高危人群
肺弃血主要与心脏疾病相关,尤其是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和心脏负荷加重,易诱发心功能代偿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高危人群包括孕前未控制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或围生期心脏病孕妇。 -
典型症状与诊断
患者表现为活动后气急加重、双肺底部细湿啰音、咯粉红色泡沫痰,严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诊断需结合听诊、X线(显示间质水肿)及超声心动图,重点关注妊娠期心功能分级和既往心脏病史。 -
治疗与紧急处理
首要目标是改善心功能,包括吸氧、利尿剂(如速尿)减轻肺水肿、强心药物(如西地兰)增强心肌收缩力。若为二尖瓣狭窄等结构性问题,可能需手术修复。急性发作时需半卧位、镇静并限制液体摄入。 -
预防与长期管理
育龄女性孕前应筛查心脏病,妊娠期定期监测心功能,避免劳累和感染。控制体重增长(不超过11公斤)、低盐饮食(每日≤4克),出现气急或水肿加重需立即就医。产后仍需警惕心衰风险,必要时考虑绝育术。
肺弃血是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严重信号,及时识别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母婴预后。备孕女性若有心脏病史应提前咨询专科医生,孕期严格遵循产科与心内科联合监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