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疾人低保被取消的原因及后续处理,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低保取消的常见原因
-
家庭收入或财产超标
若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拥有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且超过规定限额,将失去低保资格。
-
失去劳动能力
通过医疗救助康复后重新就业,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无其他收入来源,可能不再符合低保条件。
-
违规行为
购买高档手机、奢侈品(如数千元羽绒服、鞋类),或为家庭成员缴纳高额商业保险,可能被查出后取消低保。
二、低保取消的程序与权益保障
-
取消通知
通常由乡镇政府或民政部门书面通知本人,说明取消原因及后续救济途径。
-
申诉渠道
若对取消决定不服,可向县级民政部门申请复核,或通过政府热线、纪检监察部门投诉。
-
权益保障
-
补贴兼容性 :低保与残疾人专项补贴(如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不冲突,可同时享受。
-
重新申请 :因收入变化取消的,可按低保审批流程重新申请;因其他原因取消的,需满足新条件后申请。
-
三、特殊注意事项
-
他人赠送财物 :他人赠送的高端旧手机等非本人出资购买的物品,通常不影响低保资格。
-
政策调整 :部分地区对低保核查标准提高,可能涉及存款、房产等更严格的审核。
建议及时咨询当地民政部门,了解具体取消原因及重新申请流程,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二次审核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