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每月打入金额减少的原因主要与医保制度改革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点:
一、个人缴费比例调整
-
职工医保
自2023年1月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仅计入个人缴纳的2%部分(约48元/月),而单位缴纳的70%已划入统筹基金。若以最低缴费基数(如苏州地区4879元)计算,个人账户划入金额从102.58元/月减少至95.58元/月,减少约6.3%。
-
灵活就业人员
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仍为参保缴费基数的2%,但实际到账金额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较小。
二、长期护理保险划转
自2023年1月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每月需扣除2元用于长期护理保险(按年缴24元标准分月划转)。若以最低缴费基数计算,1月份个账划扣40元(含2元长护保险)导致实际到账金额减少。
三、其他影响因素
-
缴费基数变化
若当地社保缴费基数下调,个人缴费金额减少会直接影响账户划入额度。
-
政策过渡期调整
部分地区为推进门诊统筹,减少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如北京45岁以上退休人员每月仅划账97元,扣除大病统筹后)。
总结
医保卡月划入金额减少是医保制度改革、缴费比例调整及个人缴费责任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参保人员关注当地医保政策,通过定点医疗机构或社保平台查询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