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的前兆,但多数情况下与良性病变相关。关键亮点:① 感染性病因最常见(如细菌/病毒感染),通常伴随红肿热痛;② 无痛性肿大需警惕肿瘤(如淋巴瘤或转移癌),尤其直径超过2cm且质地硬;③ 特定部位肿大提示不同疾病(如锁骨上淋巴结可能与消化道肿瘤相关)。
-
感染与炎症:约80%的淋巴结肿大由感染引发,例如咽喉炎、牙龈炎或EB病毒感染。这类肿大通常有触痛感,抗炎治疗后缩小。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常伴随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导致全身多部位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需结合抗体检测确诊。
-
恶性肿瘤信号:
- 淋巴瘤: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无痛肿块,伴夜间盗汗、体重下降;
- 转移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胃癌/肺癌转移相关,腋窝淋巴结需排查乳腺癌。
-
结核与其他特殊感染:淋巴结结核常呈串珠样肿大,伴低热、乏力,需通过PPD试验或活检鉴别。
-
初步自检要点:
- 良性特征:柔软、可活动、直径<1cm;
- 恶性警示:固定、质硬、成团出现或短期迅速增大。
发现淋巴结肿大无需恐慌,但若持续超过2周、伴随不明原因发热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排查。定期体检(如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深层淋巴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