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核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认证前准备阶段
-
认证需求分析
明确认证目的、范围及适用标准(通常为ISO 9001),评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与标准要求。
-
文件体系建立
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确保文件覆盖所有标准条款,并建立文件控制程序。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
组织内部审核,检查体系有效性及符合性。
-
定期开展管理评审,评估体系持续改进需求。
-
-
纠正与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认证审核阶段
-
选择认证机构
选择具备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签订《质量体系认证合同》。
-
提交申请与文件审查
提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材料,认证机构进行预评审,确认文件完整性。
-
第一阶段审核(预评审)
-
审核组现场审查文件和流程,评估体系基础要求符合性。
-
发现不符合项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
-
第二阶段审核(现场审核)
-
深入检查体系运行情况,包括流程执行、记录管理、人员能力等。
-
开具不符合项清单,企业需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
三、认证决定与后续阶段
-
认证决定
认证机构综合审核报告,决定是否授予认证证书。
-
监督审核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现场监督审核,确保体系持续符合标准。
-
再认证审核
认证证书有效期为3年,到期前需申请再认证审核,通过后换发新证书。
四、认证维持与改进
-
持续改进 :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客户反馈,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
培训与教育 :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确保全员参与体系运行。
注意事项
-
企业需确保质量体系运行时间≥3个月,且文件化体系稳定。
-
认证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审核机构,提供必要支持与沟通。
以上流程为ISO 9001认证的通用框架,具体实施可能因行业特性或认证机构要求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