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需立即就医并采取专业治疗,核心处理包括快速稳定生命体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控制原发病因及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关键措施在于及时识别症状(如少尿、恶心、水肿)、严格监测体液平衡、避免肾毒性药物,并根据病情选择透析等支持手段。
-
紧急就医与评估
出现尿量骤减、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医生会优先稳定呼吸和循环,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通过血液和尿液检查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 -
液体与电解质管理
根据尿量和水肿情况精准补液,遵循“量出为入”原则,避免心力衰竭。高钾血症需紧急处理(如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严重时需透析。同时纠正酸中毒和低钠血症。 -
病因控制与药物治疗
停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感染患者需抗生素治疗。针对原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调整方案,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狼疮性肾炎)。 -
肾脏替代治疗
严重病例需血液透析或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尤其适用于高钾血症、肺水肿或氮质血症。多尿期仍需谨慎监测,避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
营养与康复护理
少尿期限制蛋白质、钾和磷摄入;恢复期逐步增加营养。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并长期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复发风险。
总结:急性肾衰竭的救治重在分秒必争,需多学科协作。患者康复后仍需定期随访,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警惕肾功能再次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