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患者应遵循低蛋白、低盐、低磷、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重点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并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禽类、大豆制品),同时根据病情分期调整食物结构。 以下是具体建议:
-
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按体重计算(如0.6g/kg),优先选择鱼、鸡胸肉、豆腐等优质蛋白,减少红肉和蛋奶(每日鸡蛋不超过1个,牛奶不超过300ml)。主食可用红薯、山药、低蛋白大米替代普通米面,减轻肾脏负担。
-
严格控盐控钠: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g,避免腌制、加工食品,水肿患者需限盐至3g以下。烹调多用天然香料(如柠檬、花椒)替代酱油、味精。
-
限磷控钾,蔬果适量: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奶制品)需限制,蔬菜每日300-500g,焯水去钾后食用;水果200-350g,避免高钾品种(如香蕉、橙子)。血钾高时需咨询医生调整。
-
能量充足,体重管理:每日热量需达标(30-35kcal/kg),超重者适当减少摄入。主食选择低蛋白高能量食物(如藕粉、粉丝),必要时补充肾病专用营养剂。
-
分阶段个性化调整:早期(1-2期)可正常摄入蔬果和谷物;中晚期(3-5期)需严格低蛋白饮食,透析阶段需增加优质蛋白比例并监测电解质。
总结:肾衰竭饮食需结合病情分期和个体差异,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食谱,兼顾营养与肾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