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症状是指24小时内排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通常由肾功能异常、脱水、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少尿可能是健康问题的早期信号,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以免延误治疗。
少尿的原因
- 肾功能异常: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等。
- 脱水:因饮水量不足、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呕吐或腹泻导致水分流失。
- 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功能障碍等。
- 肾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或栓塞,导致肾血流减少。
- 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严重感染等。
少尿的症状
- 尿量减少,颜色深黄。
- 乏力、倦怠、水肿。
- 恶心、呕吐、厌食。
- 呼吸深快,可能出现气促或感染。
- 血压升高,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少尿的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检查尿量、尿常规、肾功能、血生化指标等,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
- 治疗:
- 病因治疗:针对肾前性、肾性、肾后性病因分别处理,如扩容、改善肾循环、解除梗阻。
- 对症治疗:保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
- 手术治疗:针对尿路结石、肿瘤等机械性梗阻。
- 药物治疗:如利尿剂、抗感染药物等。
预防措施
-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建议为1500-2000毫升。
-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在高温环境下。
- 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尤其是有慢性病史者。
- 及时就医:出现少尿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排查病因。
总结
少尿症状不容忽视,可能是肾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的早期信号。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避免病情恶化。如出现少尿,请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