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类型、严重程度以及潜在病因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较快缓解心动过速的方法:
- 刺激迷走神经
- 方法:包括 Valsalva 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呼气)、按压颈动脉窦(在颈部外侧,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每次按压一侧,持续 5 - 10 秒)、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呕吐等。
- 适用情况: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等,部分患者可通过这些方法使心动过速突然终止。但有一定风险,如按压颈动脉窦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心跳骤停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药物治疗
- 方法:常用药物有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腺苷等,可通过静脉注射快速起效。对于一些由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动过速,还会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䓬)等。
- 适用情况: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常作为首选药物;腺苷适用于病情紧急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而 β 受体阻滞剂等则常用于控制因心肌缺血等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等。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选择,因为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
- 电复律
- 方法:通过电击心脏,使心脏在瞬间同时除极,从而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分为同步电复律和非同步电复律,同步电复律是在心电图 R 波同步触发下放电,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非同步电复律则用于心室颤动等紧急情况,不与心电图同步。
- 适用情况: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伴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动过速患者,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等情况时,电复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它是一种有创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如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
- 射频消融术
- 方法: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脏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破坏引起心动过速的异常传导通路或异位起搏点,从而达到根治心动过速的目的。
- 适用情况:对于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一些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射频消融术根治率较高,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心动过速都适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心脏结构等因素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心动过速,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