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梯化治疗原则
慢性疼痛通常遵循"四阶梯治疗":
- 第一阶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抗抑郁药物
- 第二阶梯: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联合神经调控技术
- 第三阶梯:神经阻滞、射频消融等微创介入治疗
- 第四阶梯:脊髓电刺激、鞘内药物灌注等神经调控技术
- 微创介入技术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
- 脊髓电刺激疗法:通过弱电流中断疼痛信号传递
- 鞘内药物灌注:精准注入镇痛药物至蛛网膜下腔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PRP):促进组织修复
- 中医综合疗法
- 针灸/推拿: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慢性疼痛
- 艾灸/热敷:温通经络,缓解寒凝血瘀型疼痛
- 中药调理:根据寒热虚实辨证施治
- 心理干预
慢性疼痛常伴随焦虑抑郁,需结合:
- 认知行为疗法:调整疼痛认知模式
- 正念减压训练:降低疼痛敏感度
- 生活方式调整
- 规律运动:瑜伽/游泳改善慢性疼痛
- 姿势矫正:避免久坐久站等致病因素
- 营养管理:补充维生素B族等营养素
特别提示:急性疼痛(如心梗胸痛、主动脉夹层)需立即就医,癌痛应采用三阶梯镇痛原则。建议首次疼痛超过3个月未缓解时,及时至疼痛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