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标
关于氮磷钾化肥总养分不合格的情况,综合分析如下:
一、总养分不合格的判定标准
-
总养分含量不足
复合肥料中氮(N)、磷(P₂O₅)、钾(K₂O)的总和需达到产品标明值(如45%以上)。若实测值低于标明值,则判定为不合格。
-
养分单项不达标
即使总养分合格,若氮、磷、钾中任一元素含量未达标明值,仍需判定为不合格。
二、常见不合格原因
-
养分偷减
部分企业通过降低氮、磷、钾含量降低成本,例如总养分标明45%的产品实测仅15.6%。
-
原料选择不当
使用难溶性磷矿粉等原料会导致水溶性磷含量低,降低有效磷占比。
-
生产工艺问题
包装标识错误或生产工艺不规范导致养分损失。
三、实际案例
-
郑州稼禾丰肥业 :复合肥料总养分标明45%以上,实测仅15.6%。
-
山西富顺达肥业 :三晋大化牌硝酸磷钾总养分标明42%以上,实测仅21.5%。
-
南京红三角生态肥 :复合肥料总养分、氧化钾均不符合标准。
四、建议与预防
-
购买时认准标识
重点检查总养分、氮、磷、钾标注是否清晰,避免“含硝态氮”等潜在风险。
-
选择正规品牌
优先选择通过国家级或省级质量抽检的合格品牌。
-
科学施肥
若发现土壤养分不足,建议结合测土结果调整施肥方案,避免单一肥料过量使用。
氮磷钾化肥总养分不合格主要源于养分偷减、原料问题或工艺缺陷,需通过严格监管和科学管理来保障农业用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