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的分类方式较为复杂,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按制造方法分类
-
化成复合肥
通过化学合成工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复合而成,养分比例固定(如N-P-K复合肥)。
-
混成复合肥
将多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养分比例可灵活调整,但肥效稳定性较低。
二、按所含营养元素分类
-
二元复合肥
含氮、磷、钾中的两种元素(如磷酸二铵、硝酸钾)。
-
三元复合肥
含氮、磷、钾三种元素,可补充微量元素(如硫酸钾型、氯化钾型)。
-
多元复合肥
在三元复合肥基础上添加钙、镁、硫等微量元素,但需符合国家标准。
三、按浓度含量分类
-
高浓度复合肥 :总养分≥40%;
-
中浓度复合肥 :25%-40%;
-
低浓度复合肥 :≤25%。
四、按营养元素存在形态分类
-
无机形态复合肥 :含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等无机盐类;
-
有机形态复合肥 :添加有机质(如腐殖酸、有机-无机复合肥)。
五、按肥效持续时间分类
-
普通复合肥 :速效或中效,需定期追施;
-
控释肥 :通过控释剂缓慢释放养分,减少肥效流失;
-
缓控释肥 :结合缓释剂和控释技术,精准供应养分。
六、其他特殊类型
-
包膜类肥料 :如硫包衣、树脂包衣,可控制养分释放速度;
-
脲甲醛复合肥 :通过脲甲醛反应延长氮素转化周期;
-
稳定性复合肥 :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抑制氮素流失;
-
复合微生物肥 :添加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七、按应用领域分类(补充)
-
农业用复合肥 :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
家庭用复合肥 :小包装、低浓度,适合盆栽植物;
-
种树/养花复合肥 :针对特定植物需求配方设计。
总结
选择复合肥时需结合作物类型、土壤肥力及生长阶段,优先选择高纯度、低毒害、控释型产品,并注意查看产品认证标识(如GB/T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