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化造粒和高塔造粒是两种常见的复合肥造粒工艺,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场景。以下是综合对比分析:
一、核心优势对比
-
高塔造粒
-
颗粒特性 :颗粒光滑、均匀,中间有清晰小孔,外观质量高。
-
养分含量 :氮磷钾等养分均匀分布,含氮量可达26%左右,磷15%左右。
-
肥效与溶解性 :肥效快,易溶解,适合追肥使用。
-
缺点 :吸湿性、结块性较强,高温工艺可能产生缩二脲(1.5%限值)。
-
-
氨化造粒
-
颗粒特性 :颗粒不规则,抗结块能力强,色泽光亮。
-
养分含量 :氮含量超过14%,水溶磷达95%以上,可自由调节高氮高钾配方。
-
肥效与利用率 :肥效期介于滚筒和转鼓之间,但利用率高于喷浆造粒。
-
缺点 :颗粒形状不规则,外观逊于高塔造粒。
-
二、适用场景建议
-
高塔造粒
-
优先选择需快速溶解、频繁追肥的作物(如蔬菜、花卉)。
-
需避免吸湿结块的储存环境。
-
-
氨化造粒
-
适合生长期较长、需长期供肥的作物(如果树、粮食作物)。
-
对肥料均匀性和持效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
三、其他工艺对比(补充)
-
转鼓喷浆造粒 :粒度坚硬、肥效比高塔长,但氮素易流失,需二次加氮。
-
滚筒造粒 :工艺简单,但肥效低、利用率差,易受原料质量影响。
四、总结
两者无绝对优劣,需根据具体需求权衡:
-
追肥场景选 高塔造粒 ;
-
基肥或长期供肥场景选 氨化造粒 ;
-
对养分均匀性要求极高且环境湿度大的场景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