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痔疮或肛裂引起的便血
- 保守治疗:
- 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槐角丸等止血药物,外用马应龙痔疮膏或太宁栓缓解症状。
- 高锰酸钾温水坐浴(药液呈淡粉色,泡10-20分钟),每日1-2次,可消炎止痛。
-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如玉米、红薯、香蕉、火龙果等),每日饮水1500-2000ml,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外剥内扎术或微创PPH手术。
2. 肠道疾病(如息肉、结直肠癌等)
- 及时就医:暗红色血便或混合黏液可能提示上消化道疾病或肿瘤,需通过肠镜、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
- 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需抗炎治疗,肿瘤可能需手术或介入治疗。
3. 日常注意事项
- 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如慢跑、快走)促进肠道蠕动。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 谨慎用药: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可能引发出血,需遵医嘱调整。
4. 饮食调理
- 痔疮/肛裂:多食润肠通便食物(如黄瓜、芹菜、猪血等)。
- 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或食用动物血制品。
重要提醒:
若便血伴随腹痛、体重下降、黑便或喷射性出血,需立即就医排查结直肠癌等严重疾病。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甚至晕厥,老年人尤其需注意安全。
建议尽早就诊肛肠外科或消化内科,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