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并非神农实际居住过的地方,而是以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命名的区域。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名称由来
-
传说核心
根据古籍记载,炎帝神农氏为“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在此地采药、教民稼穑,后“架木为坛,跨鹤飞仙”,故得名“神农架”。
-
其他说法
民间另有传说称神农为避山高气寒、猛兽出没而“架木为屋”,但主流说法仍以采药教民为主。
二、地理与行政属性
-
地理位置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邻保康县,西接巫山县,南依三峡,北靠房县、竹山,总面积约3253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现属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县级行政区,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
三、文化与历史意义
-
文化象征
名称蕴含对神农氏的纪念,象征华夏农耕文明的起源。
-
历史地位
-
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冠王”遗产地(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
是中国首个同时拥有“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称号的林区;
-
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金丝猴、华南虎等珍稀物种。
-
四、总结
神农架是神话传说与自然地理结合的产物,既非神农的实际居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名称承载着对祖先的敬仰,同时反映了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