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调理核心在于“预防为主、急救为辅”,通过健康管理降低风险,并掌握黄金4分钟内的急救技能(心肺复苏+AED使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以下从预防、识别、急救三方面展开:
-
预防措施
- 健康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避免突然剧烈活动),控制体重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 风险筛查:有心脏病史或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测,早期干预潜在问题。
- 情绪管理: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压力大时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
-
识别预警信号
心脏骤停前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晕厥、冷汗或异常疲劳,尤其运动或情绪波动后更需警惕。若症状持续加重,立即就医。 -
急救关键步骤
- 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现场CPR,指定他人取AED(如有)。
- 胸外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减少中断。
- 使用AED:按设备语音提示操作,电击后继续CPR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总结:心脏骤停虽凶险,但通过日常健康维护与急救技能普及可大幅降低风险。建议公众学习CPR并关注公共场所AED位置,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