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情监测与规范治疗
- 定期复诊:监测甲状腺功能(FT3、FT4、TSH)、血常规、肝功能,初治期每月1次,稳定后每3个月1次。
- 规范用药:严格遵医嘱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 识别早期症状:若出现高热(>39℃)、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呕吐腹泻等,立即就医。
二、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管理
- 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加碘盐,选择无碘盐。
- 补充水分与营养: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多摄入高蛋白(鸡蛋、鸡肉)、高维生素(绿叶菜、水果)及含钾、钙的食物。
-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高纤维食物以缓解腹泻。
-
休息与运动
- 保证睡眠:每日7小时以上,避免熬夜(22:30前入睡)。
- 温和运动: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心率<90次/分钟方可尝试。
-
情绪管理
- 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压力,避免焦虑、争吵等情绪波动。
三、预防措施
- 避免诱因:预防感染、外伤、过度劳累及精神刺激,感染时及时治疗。
- 药物调整:甲亢未控制前避免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应激操作。
四、紧急处理
若突发危象(如高热、昏迷),需立即送医,接受降温、抗甲状腺药物(如PTU)、糖皮质激素等抢救措施。
提示:甲亢危象死亡率高达20%,需严格遵医嘱并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