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护理要点
-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变化,尤其是损伤初期需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
体位管理
- 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翻身枕预防压疮。
- 保持半卧位(30-45度)进食,睡眠时采用侧卧位,避免仰卧导致误吸。
-
气道护理
- 及时吸痰,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气道黏膜。
- 头部抬高约30度,使用加湿器保持呼吸道湿润。
二、饮食调理
- 清淡易消化:初期以流食(如稀粥、果汁)为主,逐步过渡到半流食(如蛋羹、稀饭)。
- 营养均衡:增加高蛋白食物(瘦肉、鱼类、豆制品)促进修复,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 少食多餐:分多次少量进食,避免消化不良或呕吐。
三、康复锻炼
- 被动活动
在神经功能未恢复前,由他人协助进行关节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僵硬。 - 主动训练
神经功能恢复后,逐步进行握拳、抬腿等主动动作,配合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和精细动作(系扣子、写字)。 - 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电刺激、热疗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
四、心理支持
- 情绪疏导: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 家庭参与:鼓励家人共同护理,增强患者安全感与康复信心。
五、并发症预防
- 感染防控:保持会阴部清洁,定期更换尿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深呼吸、咳嗽,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 血栓预防:穿戴弹力袜,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六、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 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促进神经修复。
- 抗炎镇痛药物:布洛芬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提示:神经干断裂恢复需长期坚持,建议定期复查评估进展,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