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调整
- 避免刺激性食物: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饮),减少肠道刺激。
- 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白米粥、面条、鸡肉等,减轻肠道负担。
- 增加膳食纤维:适量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如西兰花、燕麦),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根据症状调整,急性期可能需暂时减少。
-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多喝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二、生活习惯改善
- 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睡眠充足,促进身体恢复。
- 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轻度活动,增强体质,但急性期需减少剧烈运动。
- 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10-15分钟,每日2-3次,缓解肠道痉挛。
三、药物治疗(需遵医嘱)
- 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用诺氟沙星、黄连素等抗生素。
- 止泻与保护肠道: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 中成药调理:湿热型可用葛根芩连丸,寒湿型可选平胃散,脾虚型用参苓白术丸等。
四、其他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超3天或伴发热、脓血便、呕吐等,需立即就诊排查肠炎、肿瘤等病因。
- 保持肛周清洁:便后温水清洗,避免感染。
- 心理调节:避免焦虑、压力过大,保持情绪稳定。
五、中医辨证施治
- 湿热痢:用复方黄连素片、龙胆泻肝丸清热利湿。
- 寒湿痢:可选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温中散寒。
- 阴虚痢:需滋阴止痢,如四神丸等。
提示: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