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共济失调、心肌病、骨骼畸形等症状,常在儿童期起病。
病因
该疾病由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特别是FRDA基因的GAA三核苷酸重复扩展。这种突变导致线粒体蛋白frataxin减少,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和细胞功能。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步态不稳、躯干和下肢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脊柱侧弯、肢体笨拙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心肌病等并发症。
诊断
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家族病史、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基因检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MRI可显示小脑和脊髓萎缩。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包括抗氧化剂、辅酶Q10等;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对于严重的脊柱侧弯,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以及早期筛查。
小儿常染色体隐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复杂的遗传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