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因素:如R.henselae属病菌感染(常见于与猫密切接触者)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人群的杆菌性紫癜;
- 免疫缺陷:包括先天性免疫缺乏、严重结核、恶性肿瘤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激素、硫唑嘌呤等);
- 其他诱因:化学细胞毒性药物、γ射线暴露、长期血液透析等。
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能出现:
- 肝脏肿大,表面可见紫蓝色或蓝黑色斑块;
- 全身症状如厌食、体重减轻、发热、腹痛腹胀等;
- 严重时可并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或腹腔大出血。
诊断需结合影像学(如超声、CT、MRI)和肝组织活检,但活检存在出血风险,需谨慎操作。
治疗以停用相关致病药物为基础,针对不同情况采取:
- 抗生素治疗:如红霉素、多西环素用于杆菌性紫癜;
- 手术干预:包括肝部分切除或肝移植,适用于严重出血或病变广泛者;
- 支持治疗:如保肝药物、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该病预后差异较大,多数无症状患者预后良好,但严重病例可能因并发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