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红薯干水分检验的原始记录表模板,综合了相关标准及检测方法:
红薯干水分检验原始记录表
项目名称 | 检测依据 | 检测日期 | 检测人员 | 样品信息 | 干燥条件 | 干燥前质量(mg) | 干燥后质量(mg) | 水分含量(%) | 精密度要求 |
---|---|---|---|---|---|---|---|---|---|
样品编号 | |||||||||
样品名称 | 红薯干 | ||||||||
型号规格 | |||||||||
平行样项目Ⅰ/Ⅱ/Ⅲ | 重(g) | W0(皿+样) | W1(烘前) | W2(烘后) | 两次差值≤10% | ||||
水分结果 | 平均值(%) |
说明:
-
检测方法
采用GB5009.236-2016标准中的第一法,通过高温干燥后差法测定水分含量。具体步骤包括:
- 取2-10g红薯干样品于称量皿中,置于103℃烘箱干燥4小时,冷却0.5小时后称量,需满足两次干燥结果差值≤2mg。
-
计算公式
水分含量计算公式为: $$水分% = \frac{(m_1 - m_2)}{(m_1 - m_3)} \times 100$$
其中:
-
$m_1$:干燥前称量皿+样品总质量(mg)
-
$m_2$:干燥后称量皿+样品总质量(mg)
-
$m_3$:干燥前称量皿质量(mg)
-
-
结果要求
-
水分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水分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重复性检测时,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
注意事项:
-
烘干过程中需控制温度波动,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
称量操作需规范,确保样品量在2-10g范围内;
-
记录数据时需同步环境温湿度,以评估检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