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克山病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具体表现如下:
一、急性发作期
- 突发性不适:患儿常突然感到头晕、心悸、胸闷、全身乏力,随后出现剧烈恶心、反复呕吐,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胃液。
- 剧烈腹痛:部分儿童会主诉脐周或腹部持续疼痛,伴随烦躁不安、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紊乱表现。
- 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平卧时加重,需被迫坐起呼吸。
- 意识障碍:极重症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与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相关。
二、亚急性进展期
- 渐进性疲乏:早期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骤减,儿童可能出现异常哭闹、拒绝玩耍等行为改变。
- 呼吸异常:活动后气促明显,安静时也可能出现咳嗽、气短,夜间可能因呼吸困难惊醒。
- 水肿不适:面部(尤其眼睑)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伴皮肤紧绷感,严重时可见颈静脉怒张。
- 消化道症状:持续恶心导致进食困难,部分儿童出现腹泻或软便。
三、慢性病程中
- 持续虚弱感:日常活动后即感心慌、气短,伴有四肢发凉、皮肤灰暗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
- 腹部胀满:因肝肿大和腹水形成,可能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不适。
- 生长受限:长期患病儿童可能出现发育迟缓、体重增长停滞等全身性影响。
四、潜在型表现
此型患儿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胸闷,体检可能发现心脏扩大。
注:以上症状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且不同分型存在交叉表现。当患儿出现异常哭闹、持续呕吐、突发呼吸困难等表现时,需警惕急性发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