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吸虫病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 急性期
- 严重感染症状:在感染后的急性期,童虫在组织和腹腔内移行,可造成受累局部机械性和炎症损伤,虫体分泌、排泄物还可致毒性和过敏性反应。患者常出现不规则高热,体温可达 40 - 42℃,可持续 1 - 2 周或数周。同时伴有腹痛,多为胀痛,起初位置不固定,以脐周多见,后固定在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可向腰部和肩部放射。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胀气、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以及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表现。少数患者会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如果感染严重,可能会因急性肝炎和内出血,导致腹腔中有带血色的液体,出现腹膜炎变化,甚至引起急性死亡。
- 慢性期
- 肝胆系统损伤:虫体进入胆管后,对胆管壁及周围组织和胆囊壁造成炎症及增生性病变,可引起慢性胆管炎、慢性肝炎和贫血现象。由于成虫的长期机械性刺激和毒素作用,胆管会出现扩张、增厚、变粗甚至堵塞,胆汁引流不畅,易合并细菌感染,进而导致阻塞性黄疸,最终可能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上腹痛、胆绞痛、不耐脂肪食物、恶心、腹泻、皮肤瘙痒等症状,还可能有皮肤、黏膜苍白等贫血表现。
- 全身营养障碍:片吸虫以宿主的血液、细胞等为食,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长期患病还会引起营养吸收不良,造成体重下降、消瘦、乏力等,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并发其他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迟缓,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 异位损害
- 其他器官病变:片形吸虫童虫可能会异位移行至肺部、腹壁肌肉等处,引起气胸、局部炎症等病变。
对于孕妇而言,感染片吸虫病后,还可能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对胎儿的发育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从事畜牧业的人员,如果感染片吸虫病后不治疗,一方面自身健康受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在工作中继续传播给家畜,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