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治疗的关键是停用致病抗生素,并首选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同时结合对症支持与微生态调节。重症患者需警惕并发症,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
-
停用相关抗生素
立即停用导致菌群失调的广谱抗生素,若必须继续抗感染治疗,可换用窄谱抗生素或联用万古霉素,避免病情恶化。 -
抗菌药物治疗
- 甲硝唑:一线选择,对多数患者有效,需规范疗程。
- 万古霉素:适用于甲硝唑无效或不耐受者,尤其重症病例。
-
支持与对症治疗
补充水电解质、全肠外营养支持,纠正营养不良;严重毒血症可短期使用激素,但需谨慎评估风险。 -
微生态制剂辅助
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复发风险。 -
手术与并发症管理
合并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急症时需手术干预,但预后较差,应早期识别并积极处理。
提示:治疗需个体化,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应密切监测并发症,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