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解剖异常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是指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完全颠倒:主动脉起源于右心室,肺动脉起源于左心室。正常情况下,主动脉应连接左心室输送氧合血,肺动脉连接右心室输送脱氧血,而TGA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完全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循环系统。
2. 病因
- 胚胎发育异常:多与妊娠第5-7周时纵隔扭转不全有关,导致主、肺动脉换位。
- 遗传与环境因素:约10%病例与遗传相关,孕期接触致畸物质(如药物、辐射)或母体疾病(如糖尿病)可能增加风险。
3. 临床表现
- 早期症状:出生后即出现严重青紫(全身性或差异性发绀),呼吸急促,喂养困难,多汗等。
- 心脏体征:心脏杂音(根据合并畸形类型不同)、杵状指(趾)等。
- 并发症:未经治疗者易因心力衰竭、缺氧、肺动脉高压或感染在1岁内死亡。
4.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明确大血管位置及合并畸形;X线显示心脏扩大呈“蛋形”。
- 心导管检查:评估血流动力学及分流量,指导手术方案。
5.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
- 大动脉调转术(Switch术):将主动脉和肺动脉移回正常位置,需同期进行冠状动脉移植,是首选根治术。
- 姑息手术:如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用于新生儿期缓解缺氧,为根治术争取时间。
- 药物治疗:术前使用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改善氧合;术后需强心、利尿等支持治疗。
6. 预后
- 早期干预:若未合并室间隔缺损,约80%-90%患儿在1岁内死亡;及时手术(尤其是生后2周内)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 长期管理: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预防并发症。
总结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需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通过多学科协作可改善预后。家长需注意新生儿青紫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严格遵循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