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十二指肠壅积症?
十二指肠壅积症,也称为十二指肠淤积症、良性十二指肠淤积症或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阻塞,导致近端十二指肠食糜滞留及肠管代偿性扩张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引起十二指肠壅积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以上。
- 先天性十二指肠畸形: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等。
- 十二指肠腔内外占位压迫:如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大的淋巴结,肠系膜囊肿或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
- 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克罗恩病、憩室炎性粘连或压迫引起缩窄等。
- 粘连缩窄:如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袢综合征。
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壅积症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
- 呕吐:多在进食后2~3小时或夜间出现,呕吐物含胆汁及所进食物。急性发作时呕吐频繁而量大。
- 疼痛:位于右上腹、脐上甚至后背部,可呈闷痛、胀痛或绞痛。改变体位如取侧卧、俯卧、胸膝位、前倾坐位或将双膝放在颌下等,可使疼痛减轻或缓解。
- 其他症状:包括餐后上腹闷胀、恶心、呃逆等。
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消瘦、脱水、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
检查
- 体格检查: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胃肠型和蠕动波。
- 血液检查:呕吐重者可有血液浓缩,血清钾、钠、钙及氯化物减少。
- X线钡餐:可见十二指肠水平部钡柱突然垂直切断,类似笔杆压迫的斜行压迹。
- 超声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小,十二指肠横段肠管在蠕动时的最大宽度超过30mm。
- 胃镜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腔内的梗阻原因及在梗阻部位胃镜行进受阻。
- 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显示与十二指肠在解剖角度上的关系。
诊断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以及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压迫征象,一般可做出诊断。
治疗
-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等)。
-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Treitz韧带松解术、十二指肠复位术等。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如果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