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与传播途径
肉孢子虫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 人肠肉孢子虫(如猪人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通过生食或误食含包囊的未熟猪肉、牛肉感染,寄生于人体小肠。
- 人肌肉肉孢子虫(林氏肉孢子虫):以人为中间宿主,在肌肉组织内形成包囊,终宿主尚不明确。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常见于食用被污染的肉类或接触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源。
症状表现
- 肠道感染: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坏死性肠炎、贫血。
- 肌肉感染:肌肉疼痛、肿胀、皮下硬结,若累及心肌可引发心悸、胸闷,甚至心源性休克。
- 全身症状: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出现截瘫。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粪便硫酸锌浮聚法检测虫卵或孢子囊,肌肉活检可确诊肌肉型感染。
- 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轻症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可试用磺胺嘧啶、吡喹酮等抗病原虫药物,肌肉病变可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预防措施
- 加强肉类检疫,避免食用未熟肉类。
- 分开处理生熟食材,防止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
- 提高卫生意识,避免接触感染动物粪便。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云南、西藏等地有病例报告,需加强防控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