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急处理
- 立即转移:发现症状后需迅速转移至低海拔地区(至少下降600米)。
- 吸氧:通过高流量面罩或便携式高压气囊吸氧,改善脑缺氧。
-
药物治疗
- 脱水降颅压:
- 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每6-8小时一次)。
- 呋塞米:联合使用可增强脱水效果(20-80mg静脉注射)。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天静脉注射)可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
- 利尿剂:如乙酰唑胺,预防脑水肿发生并促进利尿。
- 其他辅助药物:甘油果糖、纳洛酮等可辅助降低颅内压或促醒。
- 脱水降颅压:
-
支持治疗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
- 低温治疗(冰帽、冰毯)可减少脑代谢,保护脑细胞。
-
中药辅助
- 高原康胶囊(含西洋参、红景天等)可改善缺氧症状,但需配合西药使用。
注意:高原脑水肿可能进展迅速,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