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缴纳了五险的工伤赔付流程及标准,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搜索结果,具体说明如下:
一、赔付流程
-
工伤认定
事故发生后30日内由单位申报,或员工在1年内自行向劳动局申请。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单、首诊诊断证明、身份证等材料。
-
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后,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伤残等级(一般60日内作出结论)。
-
申请赔偿
根据伤残等级,向工伤保险机构提交赔偿申请,主要涉及医疗费用、伤残补助、失业补助等。
-
审核与赔付
工伤保险基金审核通过后,支付医疗费用、伤残津贴等;若单位未缴社保,则由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二、赔付项目及标准
-
医疗费用
-
所有与工伤相关的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可全额报销。
-
非工伤协议医院的费用需先手工报销,再申请工伤报销。
-
-
停工留薪期待遇
- 工资福利保持原水平发放,单位无需承担其他费用。
-
伤残补助金
- 根据伤残等级发放,五至十级伤残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与本人工资及当地平均工资挂钩。
-
伤残津贴(仅限一级、二级伤残)
- 按伤残等级发放,每月金额=本人工资×90%-110%。
-
生活护理费
- 七级至十级伤残需按月支付,金额根据护理依赖程度和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五至十级伤残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发放,金额与伤残等级和当地平均工资相关。
-
丧葬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
- 仅适用于工亡情况,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三、注意事项
-
单位责任 :单位未缴社保时,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报销时效 :工伤认定申请需在事故后1年内提出。
-
维权途径 :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以上内容综合了《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性规定,具体赔付标准可能因地区经济水平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律师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