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基因突变:主要与apo-E基因突变有关,导致脂蛋白受体结合缺陷,使乳糜微粒残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在体内蓄积。
- 诱发因素:肥胖、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加重代谢异常,诱发疾病。
2. 临床表现
- 皮肤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掌黄瘤(掌纹中的扁平黄色瘤)和结节性黄瘤,常见于肘、膝等部位。
- 心血管症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可能导致胸闷、胸痛等。
-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头晕、乏力、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
3. 诊断方法
- 血脂检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且二者升高程度平行。
- 电泳分析:脂蛋白电泳显示宽β带,等电聚焦电泳呈apo-E2/E2表型。
-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apo-E基因突变可确诊。
4. 治疗与预防
- 生活方式调整:低脂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度运动、戒烟限酒。
- 药物治疗:若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贝特类药物(降甘油三酯)等。
- 并发症管理:积极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合并症,并定期监测血脂及心脑血管健康。
5. 预后
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如控制体重、代谢异常)可改善预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风险。
若出现相关症状(如皮肤黄色瘤、头晕乏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