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脑膜炎(otogenic meningitis)是指由耳部感染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软脑膜、蛛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因
耳源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是耳部感染,特别是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 1.直接传播:细菌通过外耳道、中耳或乳突直接侵入软脑膜和蛛网膜
- 2.间接传播:通过中耳感染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化脓性迷路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间接引起软脑膜炎
症状
耳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1.全身中毒症状: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头痛、喷射状呕吐。起病时可能有寒战,晚期体温调节中枢受累,体温可达41℃
2.颅压增高征:剧烈头痛,部位不定,常以后枕部为重。呕吐呈喷射状,与饮食无关。小儿可有腹泻、惊厥。严重者可能出现嗜睡、谵妄、昏迷,甚至脑疝
3.脑膜刺激征:头痛早期局限于患侧,随病情发展头痛加重,伴有颈强直、Kernig征阳性、Babinski征阳性等
4.耳部症状:耳痛、耳流脓液、听力下降或耳聋
诊断
诊断耳源性脑膜炎通常需要以下检查:
1.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混浊,细胞数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减少
2.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排除其他颅内病变
治疗
治疗耳源性脑膜炎的主要方法包括:
1.抗生素治疗:使用足量抗生素或合成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2.手术治疗:在抗生素控制下急行乳突切开术,清除病灶,通畅引流
3.对症治疗:包括降颅压、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类固醇激素等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属热毒内盛,治宜泻火解毒,清营凉血
预防
预防耳源性脑膜炎的关键在于:
1.保持耳部卫生:避免使用不干净的棉签或挖耳勺,游泳时佩戴耳塞
2.及时治疗耳部感染:定期检查耳部,及时发现并治疗耳部疾病
3.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总结
耳源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颅内并发症,主要由耳部感染引起。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后果至关重要。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耳源性脑膜炎,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