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治疗,而且需要及时、规范的治疗,原因如下:
- 病情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老年人多因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导致该病。这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总体病死率较高。
- 并发症多:
- 再出血:是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可能再次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2 周内累计再出血率为 20% - 25%,1 个月时为 30%,6 个月时为 40%,之后每年为 2% - 4%。
- 脑血管痉挛:可发生于蛛网膜下腔中血凝块环绕的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可导致约 1/3 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常表现为波动性的轻偏瘫或失语,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 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起病 1 周内约 15% - 20% 的患者会发生急性脑积水,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轻者出现嗜睡、思维缓慢、短时记忆受损等体征,严重者可造成颅内高压,甚至脑疝。亚急性脑积水发生于起病数周后,表现为隐匿出现的痴呆、步态异常和尿失禁。
- 其他:还可能出现贫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癫痫发作、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 影响生活质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并且得到及时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挽救,恢复良好。但如果出血量较大,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旦怀疑老年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头颅 CT、腰椎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