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辨证用药
-
寒湿困脾证
- 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等)。
- 作用: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
瘀滞肝络证
-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灵脂、川芎、丹皮、赤芍等)。
- 中成药:人参鳖甲煎丸、大黄蛰虫丸等,可活血化瘀。
-
肝肾阴虚证
-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熟地、茯苓、丹皮、山茱萸等)。
- 中成药:乙肝养阴活血冲剂、麦味地黄丸等,可滋阴养肝。
二、西医对症治疗
-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性肝炎)
- 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恩替卡韦片等,需长期服用以抑制病毒复制。
- 保肝药物
- 甘草酸制剂(抗炎)、水飞蓟素胶囊(护肝)、双环醇片(降酶)等,可改善肝功能。
- 抗纤维化药物
- 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延缓肝纤维化进展。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如乙肝、丙肝、酒精肝等)、病情严重程度及体质调整,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长期管理:肝著易反复发作,需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同时戒酒、避免肝损伤因素。
- 中西医结合: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手术,中药可作为辅助调理手段。
提示:若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请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